34小说网 > 大秦:称帝 > 第21章 修筑长城

第21章 修筑长城


苏文颌首表示赞同。

  “此外,您推行的重视农业、抑制商业的方针,在我看来似乎存在一些不妥之处,您对此有何看法?”

  当苏文提出此观点时,嬴政陷入深深的思索中。

  自从商鞅变法以来,秦国凭借励精图治、奖赏农战,日益强大,

  终至今日实现天下一统的壮举。

  此刻,苏文指出这一方针存在问题,令嬴政感到困惑不解。

  他原以为,国家之所以滋生诸多问题,

  根源就在于粮食供应不足。

  但苏文所研发的新型作物,竟能实现每亩产粮上千斤,

  乃至有的品种能达到上万斤的惊人产量,

  这些创新无疑从根本上解决了秦国百姓的温饱问题。

  这样一来,即便国家征收较高赋税,只要百姓基本的口粮无忧,

  他们的情绪应会趋于平稳,不再掀起波澜。

  然而,嬴政一时之间难以理解苏文所指何意。

  “嬴政不明,恳请先生详述。”面对态度恭谨的嬴政,苏文接着阐述:

  “我明白您的考量,这些新作物的确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难题。

  但请您设想一下,这种亩产千斤甚至万斤的粮食,是否真能消耗殆尽?难道多余的粮食都白白浪费吗?

  再者,当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后,自然会追求更优质的生活享受,

  比如美酒佳酿、饮品,或者渴望建造更大的房屋,或将子女送去求学,而这一切都需要金钱支撑。

  这时,商人的角色便凸显出来,他们推动商品流通,激活市场活力,

  并且,商贾们穿梭各地,将各地特色商品传播四方,无形中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融。

  要真正让六国遗民及百越各族与秦融为一体,并非仅凭武力高压,

  文化融合才是关键。这一点,您应当深有体会。”

  秦国统一后,嬴政即刻颁布了一系列法令,包括统一文字、统一货币、统一度量衡,

  本质上是为了达成文化上的统一。然而,仅靠法律强制无法彻底掌控人心,

  毕竟,人心最为复杂莫测。

  嬴政思考片刻后反问道:“可是先生,倘若大力提倡商业,大片农田无人耕种,岂不是会被荒弃?”

  “另外,您提及的文化融合,我也已竭力去实施。”

  苏文饮了口茶,微笑答道:“荒弃?怎会荒弃呢?农业与商业各有优势,农民可通过售卖农作物给商人换取钱币,从而获得所需物品。

  而商人通过销售农产品赚取大量财富,进而购买其他商品,这样市场便活跃起来了。

  而且我可以明确告诉您,其实百姓并不喜欢战争,只要有饭吃、有衣穿,日子过得安逸快乐,又有谁愿意起义叛乱呢?

  您认为我的话有道理吗?”

  嬴政闻之内心震动,他身为智者,深知苏文所述并无丝毫差错。

  随后他向苏文深深一拜,言道:“先生智慧超群,嬴政受教良多。其实有一事困扰我已久,不知该不该向先生请教。”

  苏文微微一愣,随即回道:“尽管问吧。”

  嬴政抬起头,声音沉重地说:“先生也知道,当前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,我该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呢?”

  苏文听完回应:“内忧主要来自六国遗民,外患则是匈奴与百越,我说得对吧?”

  嬴政点头称是,苏文注视着他,继续剖析:

  “这个问题其实解决起来并不困难。对于六国遗民,顺从者接纳,顽抗者则惩处。

  须知,六国覆灭后,除去那些被押往长城服役的囚犯,真正逃脱的人并不多。

  因此,他们在本质上并不能对秦国构成实质性的伤害,

  他们所采取的手段不过是煽动百姓起义反抗而已。

  但若您上述政策落实到位,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谁还会轻易随他们起舞?故而,他们终究只能扮演跳梁小丑的角色。

  对于愿归顺大秦、成为秦国子民的人,可予以接纳;至于那些顽固不化、誓不投降者,直接处决即可。”

  世人皆谓秦始皇乃残暴君主,

  但事实上,即便在吞并六国之后,他也鲜有滥杀之举,

  除了逃脱在外的,大部分不过是关押在咸阳大牢或被送往长城服役的囚犯。

  正是由于修建长城、阿房宫耗费大量人力,加之焚书坑儒事件,使其背负上了暴君之名。

  然而,相比于项羽以复兴国家之名屠戮无数城池,刘邦建立汉朝时杀害多少功臣,

  相较之下,嬴政实在算得上仁慈许多。

  尽管他近年来确有昏聩之处,但这并不能抹煞他以往的功绩。

  这也是为何苏文并未选择杀他,而是选择与他携手合作的原因——

  不论外界如何评价,秦始皇始终是秦始皇,

  他的所作所为,无论如何也无法一笔勾销。

  当嬴政听到苏文的分析时,不禁愕然:“分而治之?”

  苏文肯定地点点头,进一步阐述:

  “......”

  “您既然能合并六国领土,为何不能同化其百姓,让他们成为大秦的子民呢?”

  “将六国百姓转化为大秦百姓,岂非更佳选择?”

  “可是先生,如果将他们释放,一旦他们......”

  嬴政面露难色,囚犯的存在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储备,

  若是处决,则会招致暴君恶名;

  但若释放,数十万人流散各地,无疑会对大秦统治构成潜在威胁,

  要知道,秦朝军队总数也不过百万上下。

  苏文迅速回应:“对于那些有家室亲眷的囚犯,可以考虑释放,

  秦国律法严苛,若他们心存异志,鉴于连坐制度,他们通常不敢牵连家人。

  其余之人也可遣返各地,赐予田地并与老秦人通婚,

  不必太久,三代之后,普天之下皆为秦国子民,哪还有什么六国遗民之说?

  ‘可是先生,如果不修筑长城,那匈奴......’

  匈奴一直是嬴政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,多年来劳民伤财,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匈奴。

  匈奴人尚武善战,尤其擅长骑射作战,即便秦军人数占优,也只能与其抗衡,

  而岭南地区的百越还需分兵镇守,咸阳本土兵力已然捉襟见肘。

  “匈奴?您即将西征,还担心一个匈奴?无需畏惧,直接出兵讨伐便是。”


  (https://www.34xiaoshuo.com/xs/32988/115303.html)


1秒记住34小说网:www.34xiaoshuo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34xiaoshu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