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小说网 > 大秦:称帝 > 第75章 增加折叠、锻打次数

第75章 增加折叠、锻打次数


嬴政听到苏文的话,先是吓了一跳,接着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。

  因为技术限制,这个时代铁的产量极低,因此非常珍贵。兵器大多用青铜铸造,但青铜质地较软,远不及铁器的实用性。现在听苏文的意思,那百炼钢比铁还要坚硬得多。如果用于武器装备,肯定能大幅提升秦军的战斗力。虽然他不知道如何炼制百炼钢,但显然苏文知道。

  他连忙对身边的太监说:“快,去拿纸和笔。”

  “是,大王。”太监应声而去。

  尽管纸已在秦国出现,但目前还是奢侈品,只有贵族才能享用,主要是因为产量有限。尽管苏文的造纸工艺已很成熟,但全秦国仅沛县有一家造纸厂,其他地方还在筹备中。所以现在市场上有价无市,沛县供应充足,除此之外,只有咸阳县的永乐商行能买到。

  嬴政手里的纸还是以前带回的。如今论繁荣程度,沛县无疑是秦国的No.1,就连咸阳县也无法比拟,这全归功于苏文。

  不久,大太监捧着几张白纸和一支毛笔走来,还让人抬来一张桌子放在苏文面前。以往记录文字通常用竹简和刻刀,自从苏文发明纸,配套的毛笔、砚台和墨块也随之出现。砚台和墨块暂且不论,毛笔原本是蒙恬的创造。

  据史书记载,秦始皇让扶苏和蒙恬修长城抵御匈奴,蒙恬用山中兔毛制笔。文房四谱中也提到,蒙恬造笔,用拓木为管,鹿毛为柱,兔毛为被,称为苍毫。因此许多人尊蒙恬为毛笔之祖。不过目前,蒙恬还没制造出毛笔,所以苏文自己先做了。

  至于现代常见的圆珠笔和钢笔,他暂时无法制作,毕竟这个时代的技术太落后。还好他在现代学过书法,字也写得不错。

  他接过纸,平铺在桌子上,准备研墨。

  “国师,让我来吧。”嬴政起身,走到苏文身边,拿起砚台和墨块。

  “大王,不如……”太监本想帮忙研墨,但他虽见过这种新事物,却因珍贵从未接触过,不清楚方法。嬴政平时舍不得用,所以一直保存着。

  皇帝帮人研墨听起来难以置信,但嬴政就这么做了。奇怪的是,大臣们觉得理所当然,他们清楚,苏文又要创造能改变秦国的东西。

  苏文笑了笑,没拒绝。等嬴政研完墨,他便专心致志地写起来。嬴政满怀期待地站在旁边,一动不动。

  最后,苏文放下毛笔,对嬴政说:“这上面写着百炼钢的炼制方法,稍后交给工匠。”

  其实,秦国的铁都是生铁,通过木炭作燃料,将原铁矿石烧成海绵状固体块。炉子冷却后取出,这种铁叫块炼铁,含碳量低,质地软,杂质多,是早期的熟铁。

  如果用块炼铁作原料,加热吸碳,提高其内部碳含量,再反复锻打,除去杂质并渗入碳,就能得到钢,即块炼铁渗碳钢。但这种钢质量不够好,因为碳渗入的多少、分布是否均匀、杂质去除程度难以控制,且生产效率低。

  后来人们在打制铁器时,有意增加折叠、锻打次数。一块钢需反复烧打,甚至上百次,这就是百炼钢。

  百炼钢碳分多,组织紧密,成分均匀,钢的品质提高,常用于制作宝刀、宝剑。西汉时期,华夏出现了炒钢技术,是在生铁冶铸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炼钢技术。

  基本方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或液体,加入铁矿粉并不断搅拌,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气去除生铁中的一部分碳,降低生铁的碳含量,去掉渣后直接得到钢,即炒钢技术。

  苏文刚才写的是更先进的灌钢法,源自南北朝。主要方法是利用生铁碳高、熟铁碳低的特点。将生铁熔化成液体,浇在熟铁上,改变碳分,这样就能生产出硬度高、性能好的钢。这种方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钢的质量,还提升了产量。

  关键的是,凭借秦国现有的工艺,很容易做到,甚至可以批量生产。这样一来,秦朝的武器就可以更新换代,在西征中发挥超常作用。

  嬴政拿起纸,仔细阅读,越看越兴奋。虽然他不懂炼钢,但能看出这种方法比秦国之前的工艺先进得多,而且方法极其简单,一旦采用,秦国就能批量生产。到时候,秦军的装备都能更新。有了强大的装备,匈奴、百越岂不是束手就擒?这让他对西征的信心更足了。

  许久,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,恭敬地问苏文:“国师,不知这种方法一年能炼出多少斤钢?”


  (https://www.34xiaoshuo.com/xs/32988/115249.html)


1秒记住34小说网:www.34xiaoshuo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34xiaoshuo.com